物的容納在于容量,人的容納在于氣量。
《道德經》說:“無,名天地之始;有,名萬物之母”。這里的“無”和“有”都是指萬物恒常的容量。川澤能夠容納污垢,山巒能夠藏匿毒素,瑾玉能夠隱藏瑕疵,這就是事物能夠“容納”的秉性。
老子的氣量在于容納自然之道,孔仲尼的氣量在于容納無窮的智慧,李世民的氣量在于容納諫言,宋江的氣量在于容納不同類別的人,張良的氣量在于容納機謀。所以,天下的人和事,都在于容納。容納自然規律就能興旺,容納知識就能聰慧,容納諫言就能曉事明理,容納不同品性的人就能萬事通和,容納機謀就能辦事通暢。
容易漲起而又容易退落的是山溪的水,容易淺露而又容易滿溢的是量小的器具,容易寒冷而又容易生熱的是沙漠的氣溫,容易開裂而又容易折斷的是劣質的木材。這四種物,大概是例舉沒有容性的事物。身份顯赫而輕視地位低下,家庭富有而鄙視貧賤,身材麗質而瞧不起面貌丑陋,才高八斗而持才傲物,這四種類型,大約是在例舉沒有容性的人。容納有各種各樣,它無所不包含在內。人性含有靈氣,等待學成后才能完美,這就是對求知的容納;“木末芙蓉花,山中發紅萼;澗戶寂無人,紛紛開且落“。這是對寧靜而致遠的容納;“山有木兮樹有枝。心悅君兮君不知”。這是對靜如止水的娟情的容納。
觀看《大易》損與益的思辨,就會知省憂和喜是同處在一門之內;通讀《老子》伏與奇的哲學,就會查覺兇和吉共存在一域;掬一捧水,月亮也在手中,可是晦日已將不遠;弄一束花香氣沾滿衣裳,但花兒零落的時間也將到來。所以,天的運行有它特定的常規,萬物也各有各的定數,作為靈長的人,務必要持中守正,以恬養智。
本文非原創 旨在分享
植物是人類的最親密的好朋友。人類自誕生以來疾病就相伴而行,人類能夠生存和發展、并能戰勝疾病,得益于大自然恩賜我們數以萬計的植物。 半個世紀前,瘧疾再次肆瘧人類,狡猾的瘧原蟲產生了抗藥性,讓奎寧類這個... [查看全文]
第17屆中國-東盟博覽會、中國-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南寧盛大舉行,峰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。線下設置5400個實體展位;線上“云上東博會”共計1956家企業參會,全網訪問量超過2005萬。 ... [查看全文]
2020美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(國際)博覽會(中國區)頒獎盛典在京隆重舉行。江西修水神茶公司董事長文燕女士應邀出席頒獎典禮,公司主打產品青錢神茶牌青錢柳茶與青錢牌迪可萊茶分別榮獲第105屆美國巴拿馬太平... [查看全文]